何炼红教授应邀出席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法律与政策论坛
发布时间:2017-08-3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8月27日上午,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法律与政策”专题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科技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主办,会上来自全球人工智能和法律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展开交流。我院何炼红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就人工智能相关法律问题发表演讲。
世界机器人大会是我国机器人领域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国际会议,今年是第三届,主题为“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大会聚集了全球专家智慧、集结了世界顶尖企业、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对我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工智能法律与政策”专题论坛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学术界与实务界人士的多方参与,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与对策。本次论坛分为开幕式主题演讲和四场主题对话等五个环节,分别围绕“人工智能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型法律问题”以及“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伊始,中国科技法学会会长段瑞春作开幕致辞,段会长指出人工智能不是人的复制,也不是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一个节点,即当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一定层次,人工智能就会具备认知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此而突飞猛进。中国科技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主任张平教授提出,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工智能,应该有不同的立法考量,尽管政策上鼓励,法律上也应慎重,当前尤其要关注到人工智能发展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何炼红教授在发言中,对当前学术界普遍赋予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作品”属性的观点进行了质疑,认为从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的内在生成机理来考察,其并不符合现行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构成要件。贸然将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纳入著作权制度体系,会破坏其内在的统一性与合理性。应充分且严格地利用好现有的立法资源,回应人工智能成果商业上的广泛利用需求并给予适当的保护。
与会专家围绕产业需求、职业危机和法律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百度专利事务部总经理秦健在论坛上提到,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在政策立法上对无人驾驶进行布局,中国要实现无人驾驶上路,同样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制度障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未来有相当多的律师,特别是初级律师会失去工作。”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岳林认为,未来真正有效的司法知识,会被隐藏到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中去,仅仅被少部分掌握人工智能控制权的当权者掌握。“因此,由谁来设计司法人工智能,以及如何来使用、控制和改造机器人法官,也就成了更为根本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甚至是对人工智能非常乐观的学者也同意,人工智能只作为判断的辅助,判断的权力始终把握在人类手中。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给社会建设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给人类带来新挑战。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及时回应人工智能给法律与政策带来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