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
2025-11-23
最新公告
2025-07-27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知识产权报|15项成果单项转化金额过亿元!中南大学的高价值专利,是这样“盘活”的

发布时间:2025-11-2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应急救援中穿透30厘米厚钢筋混凝土墙探测生命迹象,在疾病筛查中30秒内初步诊断心肺病兆。这样一项照亮生命之光的“科技慧眼”——微功率超宽带雷达专利技术,得益于中南大学构建的高价值专利识别、组合、转化、迭代的全过程盘活机制,得以在地质灾害救援、健康服务等领域大显身手。今年4月,中南大学的相关做法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5年第一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

“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才是第一生产力。”中南大学教授梁步阁深知,要实现专利转化运用,首先要盘家底、筛技术。基于雷达探测领域“近、小、慢目标探测”的行业痛点,由梁步阁作为负责人组成的“微功率超宽带雷达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团队从应用场景角度在学校100余件存量专利中筛选出19件“微功率超宽带雷达技术”相关专利。

从实践看,单件专利往往难以直接转化且转化价值不高,而将多件高价值专利进行组合,则可增强专利的可落地性,提升专利价值。在中南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的助力下,梁步阁团队同步分析匹配专利应用场景,梳理出契合市场需求的专利,从产业化角度对筛选出的专利进行有机组合,构建了高辨识穿透性探测技术、异质多传感器精细化生命探测技术及微功率雷达心肺信号检测技术3个专利组合。

3个专利组合,个个直击问题要害。其一,可实现废墟下毫米级生命体征识别,探测深度达30米;其二,研制了基于多模融合的生命探测精细化作业平台,可提升复杂灾害救援场景下的生命探测效能;其三,突破了多维多域生理特征联合表征与认知等技术,可在30秒内初步诊断心肺病兆。

“书架”到“货架”,市场化专利运营是关键。梁步阁团队通过组织路演、定向推介等方式,寻找潜在合作方,采用市场调研、分析潜在用户群体以及预测市场规模等方法,设计最优转化方式,最终以上述3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和3项软件著作权作价1亿元增资入股至湖南正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转化,占股22.73%,带动企业投入5000万元建设雷达生命探测仪生产线,推动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多传感器精细化生命探测仪、微功率雷达心肺信号检测仪等产品完成产业化。2024年累计完成装备销售300余台套,销售金额超4000万元。

技术入股,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技术迭代仍有潜在空间。为此,梁步阁团队还以技术增资入股方式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结成利益共同体,持续为专利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解决了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风险高、需要二次开发、产品化和工程化能力不足等问题。

“我们的技术团队在持续跟踪专利产业化进程中,基于应用场景对专利技术进行了二次开发,相关专利技术在西南地区的重大灾害救援中得到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现场救援效率,通过地震救援等实战场景加速技术成熟,布局新的高价值专利。”梁步阁介绍。

不仅如此,梁步阁团队相关技术装备纳入国家应急救援装备名录,有效提高了灾害现场救援效率,在地质灾害救援以及人口老龄化健康服务等领域贡献突出。团队还主导编制2项行业标准,推动灾害救援装备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带动湖南正申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配套技术研发,形成传感器、数据处理等细分产业集群,提升了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

此次微功率超宽带雷达技术专利转化,彰显了高价值专利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截至目前,依托中南大学专利技术在湖南创立的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上市公司8家,单项转化金额过亿元的成果有15项。”中南大学知识产权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南大学建立的“综合管理+战略研究+转化运营+信息服务”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以及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将助力更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本报记者 王晶)


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25年11月23日 记者:王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u6e2IQ8eH94mIPDeN9lNg


一审:丁    动

二审:冉    汐

三审:何炼红









版权所有:湖南省知识产权研究院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麓山南路中南大学法学院

邮编:410083 联系电话:0731-88660219 电子邮箱:csuips@csu.edu.cn

友情链接
国家知识产权局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            中南大学
湖南省知识产权局        ;中南大学法学院               国家版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