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访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课题组:审批事项多成湖南外向型经济首要问题调研报告建议
发布时间:2015-05-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近日出炉的《湖南外向型经济法治环境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受访企业普遍认为,湖南外向型经济法治环境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审批事项太多。一些地方部门对政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窗口成了“收发室”、“传达室”;部分省级主管部门“重下放、轻监管”,部分市州部门“重权力、轻责任”。
该报告由湖南省贸促会审定提纲、并委托中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课题组展开调研和撰写。是湖南省首部外向型经济法治环境研究报告。
三成企业认为行政审批时限较长
课题组发现,虽然绝大部分企业对于湖南省目前的行政审批时限较为满意,但仍有三成企业认为行政审批时限较长。问卷统计表明,42家企业认为,行政审批时限较长,占34.1%;75家企业认为,行政审批时限尚可,占61.0%。
报告分析说,不少审批涉及中央、省、市、县四个行政层级和多个行政部门,形成纵、横两个审批“链”,环节之间不顺畅;省级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市州相关审批信息,对市州的监督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对下放的权限一放了之。
报告指出,审批机关之间的流程衔接不畅,部门内部流程和部门之间流程衔接缺乏协调性、有机性,使企业办证渠道不畅通。这些情况都影响着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
部分省级部门重下放轻监管
报告表示,湖南省在行政审批监督方面的问题不是有无机制问题,而是如何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效果的问题。目前,湖南省已经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通过制定审批操作规程,建立常态审批监督检查制度,建立行政审批举报和质询制度,来监督行政审批行为。但是,上述多项制度多是原则性规定,缺乏对监督权限的细化与分解,缺乏对行政审批过程的法律制约。一些企业在获得审批后,违法经营,政府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管作用。
调研发现,部分省级主管部门“重下放、轻监管”,认为行政审批权下放就是权力下移,权力下放后监管责任在市州而不在自身,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后续监管工作漠不关心。部分市州部门“重权力、轻责任”,把审批权下放简单理解为审批业务增多和审批权力增加,没有认识到权力下放背后的监管责任。
报告建议试行负面清单模式
报告认为,湖南省外向型经济领域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还有较大空间。课题组建议应继续做好政府“瘦身”、取消审批权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向市场、向社会放权,把市场能自行调节的交给市场,把社会组织能自行承担和自律管理的交给社会组织。
报告还提出,应制定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办法,每项行政审批事项均应编码,纳入目录统一管理,确立唯一身份,并纳入各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系统管理。目录的增减应遵守法定程序,并向社会公开。
报告建议试行负面清单模式,规定内外资企业“不能做什么”。
报告还建议,实行缺席默认制和超时默认制,在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未参与并联审批的,或应出席联审会议、审批例会而无故缺席的,一律视为“缺席默认”,缺席部门视为同意。由此造成的行政责任由缺席部门承担。同时,对申请人手续齐全有效的报批申请,并联审批综合窗口接件并分送各审批部门受理后,审批部门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或作出书面告知延期理由后,在延期承诺时限内仍未作出决定的审批事项,视为“超时默认”。超时审批部门将接受效能监察问责及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