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院长致辞:法科学生要警惕AI反智陷阱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法科学生要警惕AI反智陷阱

——许中缘院长在中南大学法学院2025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相聚在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共同见证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我谨代表中南大学法学院,向2025级315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与最诚挚的祝福。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AI不仅掌握海量的法律知识,还能进行法律推理。输进案件事实,输出法律判决的法律时代已经来临。法律人的诸多工作,面临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危险;另一方面,AI又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数据检索,调查报告甚至论文,我们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几天的工作AI几分钟就能完成。你们是智能时代的“宠儿”,手机是我们的“宠儿”。算法推送舒缓我们的大脑,麻痹我们的神经,脱口秀演员形象地描绘,我们上厕所可以没有纸,但是不能没有手机。在高效与便利中,AI不断侵蚀人类智力所涉的领地,而我们也心甘情愿地进行“智力让渡”。如果我们把这当作理所当然,我们终将成为AI的“附庸”。但我要提醒的是,AI越智能,越能将我们工具化,客体化。因此,法科学生需要警惕AI的反智陷阱,警惕。理由有二:

法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AI不懂艺术

在人类教育史上,神学、医学、法学作为三大最古老的学科支撑起中世纪的大学。神学解决精神问题,医学解决身体问题,法学则解决社会问题,三者共同构成社会延续与发展的基石。医学治社会个体之病以缓解肉体痛苦,法学救社会整体之病以达至公平与正义。古希腊神话中的正义化身忒弥斯是被蒙着双眼的女神,这也告诉我们正义无法用眼睛去“发现”,而是要用心灵去“感知”。而心灵层面的正义,AI根本无法触及。

第一,法学是“人学”,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法学是成就人、发展人的学科,承载着“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的重要使命。法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建构冰冷的规则体系,而是为了守护每个个体的权利、尊严与幸福。因此,法律职业不仅仅需要“独善其身”,更需要“兼济天下”。因此,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法律职业具有自身独有的伦理,这是我们法学学生的必修课。

第二,法学的理论性,具有很强的探讨性。理论是法律的根基。法律规则是活生生社会的精确表达,但要对具体的案件进行规范,又不得不回归法学理论。每个时代具有自己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而得以减少。比如,从罗马法至今,民法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研究民法的学者数不胜数,现有的民法理论仍然力有未逮。

第三,法学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多学科性。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学科。法学是对社会发展中所需要实现的正义、公平与人文关怀的深刻体悟,是真、善、美在人间的具象化表达。因此,法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诸多法律规则是这些学科原理的提炼与表达。著名法学家王利明教授曾说,光懂得法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道理正在于此。

我们通常所言“德法兼修”,目的是实现主体与法律、法律与社会的有机统一。诚如英国法官柯克所言,“法律乃一门艺术,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对它的认知。”而这些,恰好是屠龙之术的AI所不能及的。

大学同质化教育与个性化发展

大学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成长均不应该被辜负。今年,中南大学就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改革进行大讨论,其中核心就是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个性化发展改革方面,学院已经出台了有关导师、实习、竞赛等促进个性化成长的相关制度。学院秉持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所当然地予以支持;只要不助于学生成长的,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不过,我认为,个性化培养实施主体在于学生。

第一,成长在于过程,而非结果。每个人从小孩到逐渐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是我们走向职业化的非常重要一环。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地是处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法科生的成长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更在于基础知识体系、法学思辨能力的掌握以及法律人品格的锻造。

第二,大学不仅仅在于增知,更在于增智。法学院不能培养机械适用法律的工具。法科学生需要形成面对不确定的案件,能够恰当地运用法律妥当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谙熟法律规范的内涵不仅是法科生的专利,AI也能达到。因此,法科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法律知识的获取,在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的思维与实践中才能实现智慧的增长。

第三,大学的资源在于大学,而非AI。大学在于大楼,更在于大师,知识与思想构成了大学的核心。算法推送给我们的仅仅只是浅层知识,寻求思想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你在图书馆啃的每一页书,都可能成为未来某一个拐点的意外之喜;你们与老师的一场探讨,可能是改变你们命运的契机。

因此,基于法学本身的特性与个性化成长的需求,法科学生一定需要对AI反智具有应有的人间清醒。阅读的碎片化与娱乐化,AI写作助手化甚至一键生成,如同慢性毒药,逐渐剥夺你们所应该具有的智慧。那怕是最为笨拙的案件分析报告,低质的学术论文,只要是你们自身努力的结果,都远比无可挑剔的AI报告与论文更具有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中南大学法学院是你们锻造真才实学、铸就辉煌人生熔炉的地方。法学院,是你们展翅翱翔的陀罗斯岛。愿你们在中南大学法学院,不仅学到安身立命的“法之技”,更能领悟到经世济民的“法之道”,希望你们在这里书写属于你们未来人生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

一审:舒梦逸 二审:许中缘 三审: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