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建设的“中南法学院”模式 ——专访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 | 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0-12-0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排名居全国前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学院,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秉承‘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道路有关。”在总结中南大学法学院快速发展的原因时,该院院长许中缘说。
中南大学是一所工科、医科具备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学。依托学校传统学科优势,中南大学法学院确立了以交叉学科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在卫生法学、人权法学、文化法学、教育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交叉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近日,许中缘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介绍了中南大学法学院打造交叉学科建设的“中南法学院”模式经验。
推动医学和法学深度融合
在法学交叉学科建设上,中南大学法学院卫生法学科建设备受关注。依托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该院于2012年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了中南大学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2014年,该院自主设置了二级学科卫生法学,招收卫生法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经过近6年的努力,该院卫生法学二级学科已拥有了实力较强的卫生法研究团队,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卫生法学的人才培养上,该院以法学、社会学、医学学科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和“宽专业”知识学习条件和实践平台,构筑了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卫生法学学科教学体系和育人模式。
许中缘介绍说,中南大学卫生法学在授课中,采用的是以本学院卫生法学导师为主,聘用湘雅医学院从事卫生法学研究、医学研究的专家以及法律实践部门的工作者以专题讲座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和实践资源;还通过聘用湘雅医学院等从事医学研究、医疗实务的专家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招录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以及将学生派遣到医疗机构实习等方式,培养专门的卫生法学人才。
此外,为推动法学与医学理论研究深度融合,中南大学法学院还多次举办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且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019年,该院与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等联合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制定了生命伦理学硕士培养项目计划,拟进一步提升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水平。
今年8月,该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共同发起承办了“湖南省法学会卫生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医疗卫生法学潇湘论坛”,邀请了200多位医学、法学专家学者参会就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此外,中南大学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还成功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在欧洲联合举办“中欧卫生法研讨会”、与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奥尼尔全球卫生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全球卫生法论坛”等。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南大学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师生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依法抗击疫情出谋划策,有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大力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中南大学法学院的交叉学科建设并不局限在卫生法领域。据了解,近年来,该院整合校内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学、新闻传播学、医学、护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开展交叉研究,逐步形成了健康权、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人权话语传播等特色研究方向。
“我们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重要使命。”许中缘说,近年来,中南大学法学院招收来自俄罗斯、越南、也门、马达加斯加、老挝、蒙古、马里、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30余人。
在法治人才方面,该院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指导本科生参加在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举办的2019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ICC中文赛)决赛中获得冠军、在2020年全国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
此外,该院还聘请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汉堡大学、科隆大学等高校外籍专家讲授医疗卫生法、社会保障法、国际刑法等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接收德国科隆大学中国法律文化系访问学者,派出教师出国访学、博士生公派留学等,以推动中外学术交流。
以该院为基础成立的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多边人权交流工作,其研究人员先后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0届、42届、44届、45届会议并发言。
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法学院主办了“跨文化视角下的国际人权机制”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荷兰、英国、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卡塔尔、喀麦隆、布隆迪、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家的70余名代表参加。今年7月,又成功举办了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与应对为话题的国际视频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荷兰、南非、中国以及联合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余名代表以线上形式参会。
另外,该院聘请的专职教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Peter Herrmann教授,在欧洲参加了“后COVID-19时代欧洲社会生态转型全球-地方议程”等国际视频研讨会,并在这些会议上介绍中国抗疫成功经验等。
推动文化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建设
据许中缘介绍,在文化法学建设方面,中南大学法学院积极回应了党和国家的重大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2016年,中南大学以文化法研究团队为基础,成立“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进一步开展文化法学研究。
目前,该研究中心研究成员已发表涉及文化法学话题的论文200多篇(核心期刊70多篇),并出版了“文化法学丛书”和文化法学、文化产业学系列教材,形成了文化法专业教育的理论体系。
此外,在中南大学获批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后,以该校法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等学院相关研究人员为基础组建了教学研究团队,形成了“文化法学”“文化产业学”“文化遗产学”“文化学”等研究方向和课程体系,具备了开设专业课程体系的师资力量。
许中缘说,该院还计划广泛吸收文化立法、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专家参与文化法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湖南省委党校等多家单位联合共建“博物馆法”“文化科技”“党内法规”等研究基地,积极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在湖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昆明市紫霞书院等地设立“实践基地”10个,积极推进实证研究、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据了解,目前,该院的“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文化强国论坛”学术会议,曾主办或承办“文化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暑期研讨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法律保护理论研讨会、“中国当代法治文化体系建构研究”编辑讨论会、中国文化宪法及文化法律体系理论研讨会、“‘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理论研讨会等学术会议。2019年12月,该中心还联合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协办了湖湘智库论坛(2019)“对话新智库”分论坛,为文化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另外,在知识产权法学交叉学科建设上,中南大学法学院构建了“高校+政府+企业+中介”运行机制,2011年成立了由中南大学和湖南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共建的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该院以“理论和实务”双师同堂授课方式,聘请资深法官和实务专家担任实务授课老师,获得了好评。
2011年4月,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发起成立了湖南省首家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联盟,后发展成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联盟。2018年发起成立湖南省首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和维权援助工作,提高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今年8月,教育部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这为我们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动力。”许中缘说,下一步,中南大学法学院将在智库建设中增进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的基础上,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对卫生法学、人权法学、文化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入融合,进一步以大课题引导交叉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