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经济法论丛        知识产权研究院        中国文化法治网        联系我们   
科研公告
热点新闻
2024-05-17
2024年4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四批全国党建示范高校、...
最新公告
2024-07-15
中南大学法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详...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公告 >> 正文

“宪治中国,四十不惑”学术沙龙五人谈举行

发布时间:2022-12-0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纪念现行宪法颁行40周年、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研究,结合学科专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南大学法学院于2022127日晚通过腾讯会议举行“宪治中国,四十不惑——宪法建设成就与展望五人谈”学术沙龙,邀请长沙市岳麓山下三所一流高校的宪法学教师做客,畅谈中国宪法的特色和使命。湖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敖双红教授主持沙龙并担任点评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吕宁副教授、湖南大学法学院刘怡达副教授、中南大学法学院蒋清华副教授和程能讲师分别主讲。

 

宪法沙龙五人谈合影

 

吕宁讨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宪法保障”。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需要宪法对其作出系统性、整体性的有序安排。宪法主体之广泛性能够涵盖区域协调发展涉及的各类主体;宪法构建的社会秩序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有序化;宪法规范的根本性和权威性为区域协调发展法治化提供正当性的最高法律依据。现行宪法中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国家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机构体系及其职权职责等条款为区域协调发展法治化提供了丰富的规范体系,尤其是作为发展权的一项子权利的区域发展权,是宪法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的基点。

蒋清华梳理了“人民监督的宪法构造”。他认为,毛泽东“窑洞对”指出了人民监督的政治哲学原理是人民民主;其中“人人起来负责”一句意味着对于人民监督命题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人民”概念的集体性。现行宪法对人民监督作出基于个体和集体的双层构造。宪法除了确认公民的政治自由,第四十一条还专门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凸显现行宪法制定者对人民监督的高度重视。作为集体的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权源基础是宪法第二条明确的主权在民原则,行动能力来自人大、政协的组织化,利益整合与表达则首先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刘怡达分析了“自我革命的宪法逻辑”。他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伟大自我革命意义的会议,会议精神指导下制定的现行宪法,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产物。宪法序言中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构成自我革命的重要方法论。2018年修宪对监察委员会作出规定,确认了自我革命的重大制度成果。党要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核心内容被规定在国家根本任务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既要求党不断修正认识偏差,以便宪法能够对国家根本任务作出科学设定;也要通过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从而有能力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国家根本任务。

程能总结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发展经验”。他认为,现行宪法施行四十年来,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效能日渐显现且强化。省思制度变迁的背后,宪法监督制度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首先,我们党积极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中国特色宪法监督制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其次,一些影响民众切身权利的典型案件,倒逼宪法监督制度不断革新;最后,这也是法律职业工作者坚持不懈、奔走呼号的结果。面向未来,需要从加强宪法监督的公开、提升宪法监督的说理、注重不同系统备案审查机制的衔接和统合等方面进一步进行制度完善,以更好为法治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敖双红对四位年轻学人的演讲作了逐一点评。他特别谈到,本次沙龙策划组织得很好,四个主题环环相扣——区域协调发展指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宪法的实施及其监督是根本法治保障。他鼓励同学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共同努力让我国宪法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强大效能。

本次学术沙龙由法学院学工办、法理与宪法党支部、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承办,是法学院在宪法宣传周举行的弘扬宪法精神、坚定宪法自信的又一次活动。法学院16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线上参加沙龙,活动还吸引了中国社科院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参加。

 

(通讯员:阴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