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左海聪:国际经济法学说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4-10-3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2024年10月2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左海聪教授应邀在我院以“国际经济法学说的嬗变”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刘益灯教授主持,中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邓婷婷副教授、国际法研究所教师张海燕副教授和范晓宇博士担任与谈人,法学院 5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
左海聪教授深入解读了三位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的主要观点,并运用这些基础理论阐明了WTO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当前大国经贸摩擦与合作中的逻辑、本质与未来走向。左海聪教授指出,杰克逊的“制度管理说”与“权力分配观”本质上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国际经济法观,强调国家主权,关注国家权力与国际组织规制权力的分配;彼特斯曼的“规范承诺说”强调个人对外经济自由权,试图以欧盟为突破口提出国际经济法跨越式的改进,理想主义色彩较为浓厚;凯斯的“贸易民主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主张通过民主决策来决定贸易体制的规则制定和义务承担,并强调WTO应当以发展为主要目标。左海聪教授认为上述三种国际经济法学说可以分别为剖析美国、欧盟与印度近年来实施的贸易政策提供法理依据。
以此为基础,左海聪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即“责任共担说”。“责任共担说”将合作共赢确认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途径,强调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并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根本性改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等为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任务。
在交流互动环节,张海燕副教授表示,左海聪教授对国际经济法学的三个主要学说的深刻解读,既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WTO多边贸易体制构建的基本逻辑,又从实践层面回应了中美经贸摩擦等国际热点问题。受左海聪教授的启发,张海燕副教授认为有必要更加关注印度在区域、多边贸易自由化发展中的特别实践与作用。
邓婷婷副教授指出,现有的多边贸易体制由美国和欧盟主导,并面临着WTO上诉机制停摆、多哈回合谈判停滞等发展困境。多边自由贸易理论经历了从power-oriented 到rule-oriented的演变过程,目前则更多地呈现出interest-oriented的特征。各国以自身利益为导向所采取的行为对现有多边贸易规则及其国际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改写了美欧主导国际经济秩序。未来中国应当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过程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
范晓宇老师认为,在左海聪教授讲授的国际经济法主要学说中,杰克逊教授的“制度管理说”理论更加契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近年来美国、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一系列经贸摩擦。左海聪教授有关“责任共担说”的理论创建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在国际经济法学科研究中构建中国自主话语权的坚持与贡献,也为应对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困境提供了可能方案。
在提问环节中,法理学博士研究生陶华强、国际法硕士研究生曹江琪同学分别向左海聪教授请教能否通过改良的方式化解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困境以及如何在WTO改革背景下更进一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问题,左海聪教授均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刘益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刘益灯教授强调,同学们在理解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学习左海聪教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维与方法。具体来讲,就是从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个人自由、国家规制与国际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尝试用基础理论解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现实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应对方案。
本次讲座是中南大学人事处主办,中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24年度中南大学名师名家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之一。讲座学术氛围浓厚、反响热烈,取得圆满成功。
一审:邓婷婷、高思琼
二审:何炼红
三审: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