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载毛俊响教授学术观点
发布时间:2020-12-2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权蓝皮书10周年暨中国人权理念、话语和理论”研讨会于12月19日在线上举行。来自国内有关人权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人权理论、人权表达、人权道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研讨会总结了人权蓝皮书10年来的历程、经验和贡献,旨在推进中国人权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发展。
会上,与会专家追溯了人权话语体系的演变。针对西方人权话语如何国际化传播这一问题,中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指出,除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外,与其人权话语拓展方式有关——西方国家充分把握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机遇。战争的过程震惊了人类的良知,二战后人权思潮蓬勃发展,推动西方人权观念从区域理念跃升为更具影响力的理念。另一方面,西方人权话语充分借助观念输出、规则制定和实施机制,如推动人权条款纳入《联合国宪章》,将西方人权话语融入国际人权规则。随后,借助国际法上的条约遵守机制,监督缔约国在国内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法融入外部性人权理念和规则,进而转化为内部自觉,推动西方人权话语的全球化。
毛俊响教授进一步指出,在不同人权文化开展对话的过程中,“社会共情”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是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共识。提出这些人权话语就是基于全人类共同繁荣的“社会共情”。今后,中国应该积极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维度,夯实中国人权话语的国际社会基础。
《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1日03版)
网页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12/21/nw.D110000gmrb_20201221_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