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经济法论丛        知识产权研究院        中国文化法治网        联系我们   
班团活动
热点新闻
2024-05-17
2024年4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四批全国党建示范高校、...
最新公告
2024-07-15
中南大学法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详...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事务 >> 班团活动 >> 正文

初夏清荷,卓法书月 ——法学T2001班五月读书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2-05-20    作者:牛雨涵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514上午九时,法学T2001班同学在法学院125举办了以《叫魂》和《论法的精神》为主题读书会活动,班导师王健博士指导本次读书会,届时,李玉强老师、李熠鑫老师、施瑶老师参与会议,同学们认真倾听,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会议开始,班导师王健老师对本次会议及读书会对学生的意义作出了指导,并对同学们读书会的举办寄寓厚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读书会中提升自我,为往后的学术生涯打好基础。

  会议为第一、第二小组展示。第一小组付可馨、赵钧锐、罗宇琦、刘璐璐同学PPT的形式对《叫魂》一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付可馨同学以贯穿全书的线索为主线讲解了《叫魂》一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本书中的主要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第一小组付可馨同学讲解

  刘璐璐与罗宇琦同学讲解了本书的具体内容,揭露了古代官僚体系与刑罚体系的黑暗与腐败,通过荒谬而真实的案子讲述了古代官僚体系下监察体制的崩溃过程,所谓的“叫魂”只是“产生于无知又滋长于忌恨的一个幽灵,不过是奸刁之徒利用民间恐惧谋取私利的一个例子”。并由此反思滥用刑讯逼供的弊端与当代适用,以充分保障人权。赵钧锐同学从民间普通百姓、官僚体系和专制君主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本书表达的深刻内涵,一个体制的崩溃并不是一方之责,表面平和的背后危机四伏,危机蚁溃堤坝,气泄针芒。最后,赵钧锐同学进行了总结,阐释了本书对法学生的意义,提高思辨能力,锻炼以小见大的探知能力。

     

第一小组刘璐璐同学讲解


第一小组罗宇琦同学讲解


第一小组赵钧锐同学讲解

接下来第二小组同学对《论法的精神》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伍晨同学对孟德斯鸠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讲述了孟德斯鸠对晚清人士的影响。刘一衔同学以多个维度讲解了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精神”、中国政体与政治。

第二组刘一衔同学发言

第二小组主要讨论的是孟德斯鸠的中国观,以及其法律法律发现观,在进入该主题之前,首先有一个对全书整体内容的一个梳理,对上下卷分章节讨论中心思想,之后引出本书的主题,孟德斯鸠的中国观与孟德斯鸠的法律发现观之联系及其现代启示。对于主题的讨论,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引言,介绍晚清对于孟德斯鸠理论的引进,其次是孟氏笔下的中国政体与政治,借此将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置于中国语境之下论述,第三部分是论述立法与司法意义上的法律发现观,对于前者主要通过对中国精神与中国区位因素的讨论来解释,后者则参照孟氏的论证思路。最后聚焦于孟德斯鸠的中国观的时代性和司法意义上的法律发现观的现代启示。第二小组通过传输孟氏法律发现的现代司法启示总结本次汇报,入木三分,发人深思。小组对本书观点的论述角度新颖独特,论证丰富多样,同学们反应热烈。

第二组伍晨同学发言

第二组彭泓锦同学发言

第二组郭欣然同学发言

会后,李玉强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无论言其为历史事件还是历史小说,官僚体系与法制体系的周期性衰亡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发生。于西方而言,西方自孟德斯鸠伊始,与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藕断丝连的关系,并对经济高速发展与缓滞时对人们压力的影响提出讨论。金嘉澍同学对此发表见解,认为时代对人们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是时代与社会的持续性问题。

老师继而提出自由在不同社会的内在驱动力是何物与为何说西方的自由更为凸显的问题,彭泓锦同学认为,自由是一个心理维度,中西方自由的比较有众多深刻原因,从孟德斯鸠的角度与自然法观念角度出发,公权力应当受限是因为公权力体系的塑造是服务于个人的,西方的法本源与中国法体系以公权力为核心不同,因而在表面上显示出自由观念的不同。老师则认为,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影响人的权利获得,选择的权利为人带来自由,控制自我权利的能力显示自由。

接下来,刘一衔同学发表见解。他认为,孟德斯鸠认为的西方的君主专制包含着美德与荣誉,中国的家长式专制包含着侵害与社会救济的行为。金嘉澍同学则认为,中国的政治包含着“父母官”的因素,历史上的公权力控制力大于西方,而西方在后世才能够达到中国公权力扩张的程度,政治权力体系构建中包含着“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观点。彭泓锦同学认为,中国的家长式专制是文化观或言国家观上的专制,受儒家政治体制与宗族观念影响,在规范中构建富于人情的社会。

老师认真倾听同学发言

王健老师对此发表了评论。认为古代中国的家长制蕴含着父爱主义,执政者认为百姓都是愚民,百姓不被赋权,是被愚化的,而西方的人民是被赋权的,具有宗教普爱的因素,能够对抗公权力。

施瑶老师则从读书会对同学们的意义展开评价。表扬同学们的汇报是对同学们能力的锻炼,并对卓越人才培养做出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同学们的报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自己的思考以及对部门法的辩知性思考不足。继而对外国作者为何能够深入探知我国社会现实提出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三种群体对“叫魂”现象的反应何以体现,体现如何,又如何映射到西方社会与当代法律体制做出深入见解。对《论法的精神》而言,施瑶老师希望同学能够从法的制度与西方政体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希望同学能够摘录书中的语录以提升自我。对同学们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寄寓期望。

最后,王健老师对本次读书会做出总结。提出了读书三个层次的概念,即文意阅读、比较阅读、批判阅读,而同学们的读书停留在文意阅读的阶段,应当向批判阅读努力。同时,应当向运用阅读的层面发展,将书中内容运用到论文写作中,摘录精简语句发表感想,回归实践指导。建议同学脱稿演讲,形成自己的观点。指出发言同学未将重点与核心问题抛出的问题,同时建议大家应当注重自己法言法语的表达,注重如私权问题、公权的约束,权力拆分等问题。

本次读书会讨论热烈,老师与同学们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使大家对观点产生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老师们鞭辟入里的评价也使同学们在读书会中升华自我,受益匪浅。

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